You may also like
Crystallization-Study of Joshua, Judges, and Ruth Message Six The Intrinsic Significance of the Book of Judges and the Apostasy of Israel in […]
走享受基督作生命树的路 第五篇 过基督徒生活成为得胜者的秘诀— 走吃基督并享受基督作生命树的路 申言聚会开头参考 宣读本周各天经节。 宣读本周纲要大点。 祷读经节: ……我得着你的言语,就当食物吃了;你的言语成了我心中的欢喜快乐……—耶十五16。 ……人子啊,要吃你所得的;要吃这书卷,然后去……讲说。于是我开口,祂就使我吃那书卷。……我就吃了,口中觉得其甜如蜜。祂对我说,人子啊,你往以色列家那里去,对他们讲说我的话—结三1~4。 创造渴慕 过基督徒生活成为得胜者的秘诀是什么? 过基督徒生活成为得胜者的秘诀,就是我们要走吃基督并享受基督作生命树的路;神没有一点意思要我们为祂作什么;祂唯一的心意是要将祂自己当作食物给我们享受;唯有那些走享受基督作生命树之路的人,将看见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存留于新耶路撒冷。 属灵负担 神对人的心意是要把祂自己作为生命树赐给人,供人享受;看见神要我们享受祂,以及神不要我们为祂作什么,就是看见基督徒生活是在于享受基督作生命树;我们的观念一转,看见了这两点,就很容易过享受神的生活。 申言聚会结语参考 真理启示 我们能吃主耶稣作我们属灵的食物,供我们享受,接受祂这赐人生命的灵,乃是借着各样的祷告并默想祂的话,而吃祂那是灵和生命的话。 我们借着实行父的旨意以满足饥渴的人,并借着在地上过神人的生活荣耀经过过程的三一神,就能吃基督。 我们借着接触正确的人,就能吃基督。 我们借着在一的独一立场上聚会,享受基督作节期,就能吃祂。 生命经历 […]
经历、享受并彰显基督(三) 第十二篇 那真实者 纲目的精粹 读经: 约壹五11~13 这见证就是神赐给我们永远的生命,这生命也是在祂儿子里面。人有了神的儿子,就有生命;没有神的儿子,就没有生命。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入神儿子之名的人,要叫你们晓得自己有永远的生命。 壹 约壹五章二十节是整卷约翰一书重要的结语:这封书信启示,我们现今的确与三一神是一,祂对我们成为真实的、实在的—一3,三24,四2。(周一) 贰 我们借着经历并享受三一神,就得以认识祂—一5,二27,四16,五11~12: 一 使徒约翰在撰写他三封书信时所关切的,乃是对三一神的经历和享受—约贰8。 二 三一神不仅是我们信仰的对象;祂乃是住在我们里面,作我们的生命和生命的供应,给我们经历并享受—约壹四13~15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叁 约翰书信启示三一神—父、子、灵—约壹一1~2,二23~24,三24,四2、6、13~14,五6、11~12,约贰9:(周二) 一 认识父,乃是认识祂是源头,就是独一的发起者,也就是那计划、创始、发起者;一切都是源于祂,一切也都是从祂而来—约壹一2~3,二23~24,四2、6、13~14,。 二 约壹一章一至二节的“生命之话”和“生命”,都是指子基督神圣的人位;祂在永远里与父同在,在时间里借着成为肉体显现出来—约一1、14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[…]
约伯记·箴言·传道书结晶读经 第四篇 约伯与两棵树 申言聚会开头参考 宣读本周各天经节。 宣读本周纲要大点。 祷读经节: 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,可以悦人的眼目,也好作食物;园子当中有生命树,还有善恶知识树。……只是善恶知识树上的果子,你不可吃,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—创二9、17。 因为照着肉体的人,思念肉体的事;照着灵的人,思念那灵的事。因为心思置于肉体,就是死;心思置于灵,乃是生命平安—罗八5~6。 创造渴慕 创世记二章九节的两棵树—生命树与善恶知识树—所代表两个生活的原则是甚么? 这两棵树表明基督徒能凭着两种不同的原则—是非的原则或生命的原则—而生活。基督徒不是讲是非的原则,善恶的原则,乃是讲生命;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我们不该在善恶知识树的范围里,乃该在赐生命之灵的范围里。我们要按照生命的原则生活,就需要跟随生命内里的感觉。 属灵负担 神的目的不是要得着一个在善恶知识树线上的约伯,乃是要得着一个在生命树线上的约伯;神对付约伯的目的,乃是要将他从善恶的路上转到生命的路上,好使他最完满地得着神。 我们是小型的伊甸园,因为与神、人和撒但有关的三角情形,现今就在我们里面;我们将心思置于灵,就有生命、平安;我们的干渴就得解除,我们的饥饿也得饱足。 申言聚会结语参考 真理启示 按照圣经的神圣启示,有两棵树、两个源头、两条路、两个原则、两个终结。 神的目的不是要得着一个在善恶知识树线上的约伯,乃是要得着一个在生命树线上的约伯。 我们需要有生命树的异象;创世记二章九节的两棵树—生命树与善恶知识树—代表两个生活的原则。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