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may also like
利未记结晶读经(一) 申言聚会开头参考 第二篇 为着神的满足和彰显取用基督作燔祭 宣读本周各天经节。 宣读本周纲要大点。 祷读经节: 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,燔祭牲便蒙悦纳,为他遮罪。他要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;亚伦子孙作祭司的,要奉上血,把血洒在会幕门口、坛的四边。那人要剥去燔祭牲的皮,把燔祭牲切成块子—利一4~6。 创造渴慕 你晓得神饿了,祂需要食物,需要吃么? 神饿了,祂需要食物;祭物乃是神的食物。燔祭是为着神的满足,成就祂的愿望。燔祭是神的食物,只有神可吃这祭。整个供物要放在祭坛上焚烧,这事实指明这祭是神所接受的。可以说,烧尽燔祭的火乃是神的“口”。 属灵负担 我们需要天天取用基督作我们的燔祭,使我们可以在基督作燔祭的经历上经历祂,并不是在外面模仿祂,乃是在日常生活中活祂;我们越取用基督作我们的燔祭,祂优美的外在彰显就越归给我们,使祂得着显大,我们也越享受基督作遮盖、保护并保守我们的覆罩能力。 申言聚会结语参考 真理启示 那作神食物,完全为着神满足的燔祭,表征基督是神的喜悦和满足,祂在地上的生活绝对为着神。 我们越享受基督作我们的燔祭,就越看见我们是有罪的;然后,我们就比已往更深的以祂作我们的赎罪祭,这使我们更多的享受祂作燔祭。 借着按手在作我们燔祭的基督身上,我们就与祂联结,祂与我们就成为一 。 我们需要以基督作燔祭敬拜父,使神得满足。 我们正在被消减成灰,好成为新耶路撒冷,作神的彰显。 […]
民数记结晶读经(一) 第一篇 编组成军,为着神在地上的权益与神一同争战 申言聚会开头参考 宣读本周各天经节。 宣读本周纲要大点。 祷读经节: 你们要按以色列人全会众的家族、宗族,照人名的数目,逐一计算所有男丁的总数。凡以色列中,从二十岁以上能出去打仗的,你和亚伦要按他们的军队数点—民一2~3。 末了的话,你们要在主里,靠着祂力量的权能,得着加力。要穿戴神全副的军装,使你们能以站住,抵挡魔鬼的诡计—弗六10~11。 创造渴慕 民数记记载神所拣选并救赎的人,為何要编组成军? 神已将迦南美地赐给以色列,但以色列人必须从神仇敌霸占的手中夺回这地;他们必须借着争战,击败众仇敌,而得着这地。 全本圣经给我们看见一件事—神的心意是要得着一班编组成军的人,以基督为他们的生活意义、见证、中心、领导、道路与目标,并且往前为神争战,使祂在地上得着立场,并得着一班人建造成为祂的国和祂的家,终极完成于新耶路撒冷。 属灵负担 神渴望得着一个团体的人,代表祂从撒但霸占的手中征服并重新得回这地,因此神所拣选并救赎的人需要编组成军,与神一同前行,并为着神在地上的权益与神一同争战。 申言聚会结语参考 真理启示 说民数记只是论到飘流和一再失败的书,这并不正确;民数记乃是论到得胜和荣耀的书。 民数记的中心思想乃是基督是神子民的生活意义、见证、中心,以及他们行程和争战的领导、道路与目标。 民数记记载神所拣选并救赎的人,如何组成祭司军队,与神一同前行,并为着神在地上的权益与神一同争战。 生命经历 基督是神子民的生活意义、见证、中心,以及他们行程和争战的领导、道路与目标;我们人生的意义乃是要让神在基督里进到我们里面,并借着我们得彰显。 […]
Living a Christian Life and Church Life Under the Government of God for the Economy of God Message Three Life and Building […]
约伯记·箴言·传道书结晶读经 第十二篇 虚空的虚空,那在耶稣身上的实际, 以及神的众子显示出来 申言聚会开头参考 宣读本周各天经节。 宣读本周纲要大点。 祷读经节: 传道者说,虚空的虚空,虚空的虚空,凡事都是虚空—传一2。 但你们并不是这样学了基督;如果你们真是听过祂,并在祂里面,照着那在耶稣身上是实际者,受过教导—弗四20~21。受造之物正在专切期望着,热切等待神的众子显示出来。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……—罗八19~20。 创造渴慕 传道书的中心思想是:在日光之下,堕落离开神的人生是虚空的虚空;逃离这虚空的路是甚么? 因着人这堕落,人以及神所交托给人管理的一切受造之物,都服在虚空之下;因此,在败坏世界里的人生,也成了虚空。逃离这虚空的路,就是回到神那里,在基督里以神作救赎、生命、财富、享受、快乐和满足,使我们仍然可以为神所用,以成就神创造人时原初的定旨,而完成神永远的经纶。 属灵负担 那在耶稣身上的实际,使我们不再在心思的虚妄里行事为人;耶稣这种照着实际的生活,乃是信徒生活的模型;我们需要学基督,并在祂里面受教导,过实际的生活;我们是基督身体的肢体,该过一种实际的生活,如同那在耶稣身上的实际— 一种彰显神的生活。 申言聚会结语参考 真理启示 传道书这卷书的主题是虚空的虚空。 在以弗所四章十七至二十一节和二十四节,保罗陈明那在耶稣身上的实际,使我们不再在心思的虚妄里行事为人。 […]